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近四年学生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率均为98%以上。四级通过率64%左右,计算机通过率86%。
近四年学生各类竞赛获奖如下:
1. 第十届“社科奖”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陈欣琳等,三等奖。
2.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决赛,佘柯等,一等奖。
3. “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徐江等,一等奖。
4.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彭博等,二等奖。
5. 陕西省“双百工程”“天竺山杯”市场营销大赛,赵敬博等,二等奖。
6.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决赛,王馨瑶等,二等奖。
7.首届中国天竺山“三棵老槐”扶贫品牌推广论坛,孙琦霞等,三等奖。
8.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决赛,徐思思等,三等奖。
9.“百事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王树声等,二等奖。
10.首届中国天竺山“三棵老槐”扶贫品牌推广论坛,贾澄英等,一等奖。
近四年学生发表论文如下:(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两篇)
1.陕西省农业供给侧改革实证分析,李园园,《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3月。
2.影院市场现状及校园影院营销策略分析,李园园,《河北企业》,2017年9月。
3.西安市外卖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綦佳雪,《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11月。
4.“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大学生教育发展研究,巩佳琦,《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10月。
5.西安大学生家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巩佳琦,《新西部》,2018年9月。
6.基于Fighting 50!商业模拟挑战赛对大学生市场开发的研究,彭博,《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10月。
7.“互联网”背景下居家智慧健康养老模式的探究,彭露露,《价值工程》,2019年1月。
8.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选择,贾澄英,《农业工程》,2019年9月。
9.西安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刘倩,《现代商业》,2017年11月。
10.新型科技对陕西农业经济的促进研究,彭博,《湖北农业科学》,将于2020年9月发表。
二、市场营销专业专业地位
陕西省内开设市场营销专业院校较多,既包括985、211高校,也包括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包括民办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因此,专业优势与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西安文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依托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对焦社会需求,应坚持立足西安、深度影响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各地。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服务,对标西安市及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着力培养数字营销人才。
本专业立足西安、深度影响陕西、辐射全国各地。作为西安市属唯一一所本科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具有一定特色。省内985、211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学术研究和营销管理理论人才为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与我校不同。我校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定位为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与省内其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相比,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位于省会城市核心区域,对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虽属二本计划招生,但近年市场营销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超出二本线几十分,部分学生达到或超过一本分数线,生源质量较高,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与民办高校及高职院校相比,平台及专业口碑较好,师资力量强大,人才培养质量较高。本专业优势较为突出,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兼顾传统营销方向的同时,与新道科技等公司合作,大力培养网络营销特别是数字营销人才,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职业、教学对接生产,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端营销人才。主要面向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创业与创新组织、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提供高质量市场营销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依托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发展集群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培养方针,实现专业培养特色:懂会计、知金融、擅营销、精电商,培养新时代营销人才。
三、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现状,本专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未来的专业建设方案: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培养等多种途径,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体系围绕“平台+模块”图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围绕“专业见习+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图式构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从而为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
关于“平台+模块”的构建。利用市场营销现有的教学条件结合市场营销新业态,构建“平台+模块”的市场营销教学体系。将传统营销、网络营销、数字营销三个课程模块进行打磨,从理论上系统梳理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为系统完整的开设子课程做准备。同时,充分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结构关系和各课程要素之间横向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各类课程子系统分别在课程体系中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并从整体上科学把握课程门数和学时、学分分配比例,真正把“拓宽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思想落实到实处,使课程体系的设置具备系统性、创新性和柔性,切实体现出“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规格要求,使“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达到整体功能上的最优。
关于“专业见习+专业实训教学+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科技文化创新实践”的构建。本专业现有的“专业见习+专业实训教学+毕业实习”基本完善,只需要在专业实施方案中进一步优化、改善专业见习和实训条件,毕业实习形式多样化,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向工作实践转化的要求。而创新创业实践则是响应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最新教育教学的文件要求,增加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双创教育课程和实践环节,从开设双创类课程到让学生参加双创类大赛及活动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与时间水平,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拓宽了途径。
(二)课程建设
第一,课程内容的优化。在保持课程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精选、凝练,及时充实现代科技知识,优化课程内涵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接受课程内容教学中既能加强基础训练,又能得到能力拓展。另外,在安排课程内容时,还要从宏观上对社会需求进行前瞻性预测,确定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中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的发展态势,进而确定本学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课程支持。
第二,课程类群的设置。在明确各门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及其所要实现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科学、严谨地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在进行课程类群划分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必修与选修、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德育类课程精而时新,基础类课程宽而坚实,专业方向类课程多而灵活,任选类课程广而有度,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急剧变革的需要。
第三,优质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在理论教学中增加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环节,发挥专业优势。具体包括:争取再建设1-2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2门精品spoc课程,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与授课水平;增加实践技能课环节,在现有课程基础上,争取在2-3专业课程中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环节;增加双语教学课程,争取增加1-2门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第四,教材建设本着以研究促教学的思想,通过教学研究带动教材建设,通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学术研究的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优先选用应用型本科教材,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教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从事高质量理论教材、讲义与实践教材、讲义的编写工作。加强图书资料的建设与更新,购置在国内外营销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专家、学者出版的最新著作。
(三)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
高科技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是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发挥校内综合实验实训平台,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习实训体系。目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缺少实训室建设,已有计划增设数字营销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等。在逐步完善校内实训室的基础上,将借助外部企业资源建立营销人才综合培训实训室和创业孵化基地,争取用三年时间力争在国内同类院校中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积极与社会资源对接,探求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型的实训基地,将实训内容嵌入到日程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另外,借助学校多媒体教学技术、校园网络资源等硬件设施,建立市场营销案例库、知识库等,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四)师资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提升教学团队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第一,师资队伍的组成。
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加大4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人才引进力度,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国内外访学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保持与专业学会的经常性联系,交流教学心得,追踪学科领域前沿;配合学校改革,出台科研奖励政策,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形成以团队负责人、专业带头人为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除公共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外,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完成核心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教材编写,相应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
第二,师资队伍的培养。
安排主要培养对象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经验,每年安排下企业实践或开展科技服务,及时了解行业、产业最新技术前沿;在合作单位中积极寻求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讨论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编排等,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时聘请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实训实习体系、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全国市场营销人才资源的优势,与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适应职业化教学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改革教师管理分配制度,建立提高教师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激励机制;完善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办法,鼓励教师与企业相应岗位互相兼职;制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培养与考核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使这支团队具备较强专业教学能力,精通市场营销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能创造性地完成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设计、组织和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