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万物复苏,为了唤醒青年群体对自然之美和环保理念的关注,3月19日,经济管理学院联合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在东铭一号小型团体辅导室举办“文化家之再生艺术馆”主题活动。





学生感想
班级:会计2302 姓名:闫怡婷
2025年3月19日晚七点半,我参与了再生艺术馆活动。老师通过PPT向我们讲解了本次活动主题与内容,展现了她自己的艺术作品。废弃纸袋、过期杂志等在她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一首首优美的诗。我们都被吸引住了,感到变废为宝会很有成就感。活动分成两个模块,一是拼接诗二是垃圾手帐,我选择了垃圾手帐。做完后我觉得很快乐,很轻松。我觉得这次活动是很有意义的,提高了我们的环保意识,让我们明白“垃圾”原来还能有用;助力了我们的心理健康,让我们的压力得以发泄。
班级:会计2302 姓名:杨晨茜
制作手帐过程充满挑战。要把这些垃圾合理布局,还要配上文字说明和装饰。但当完成的那一刻,一本独特的手帐呈现在眼前,上面记录着垃圾的种类、来源以及我的反思。
拼接诗环节更是奇妙。把从废旧书籍、宣传单上剪下的文字重新组合,居然诞生出一首首发人深省的诗歌。“丢弃的梦,在垃圾中沉睡”“分类的光,照亮绿色的未来”,这些诗句仿佛有了生命,诉说着环保的迫切与希望。
这次活动,它让我明白,每一次垃圾分类、每一次减少垃圾产生,都是在为环保助力。我也期待学校能多举办这类活动,让更多同学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一起守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
班级:养老服务管理2302 姓名:刘羽泽
活动现场,大家热情高涨,氛围热烈。每个人都积极动手,将原本毫无生气的废旧物品,打造成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艺术品。在构思与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创造力不会被材料限制,只要善于发现,普通垃圾也能绽放艺术光芒。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创作思路时,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倾听他人的想法,分享自己的见解,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友谊。在欢声笑语中,我感受到被认可和接纳,自信心也油然而生。完成作品后,我内心充满成就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活动让我懂得如何将内心压力转化为创造的动力,通过艺术创作获得心灵的慰藉与治愈。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为我今后应对困难提供了积极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环保意识。当看到自己手中的废弃物品重获新生,我对“变废为宝”有了直观的认识,也理解了环保的真正意义。
平常废弃的物品在同学们的创意和巧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同学们将这些闲置物品通过创意和实践改造,变成了一件件独具匠心的艺术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传递了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的生活理念。